时间: 2025-11-16 09:09:07 7人阅读
主要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两个角度区分哦!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里发病不算低,像HPV(人乳头瘤病毒)感染后没及时干预的人群,发病风险会更高一些。具体来说,它的种类和类型得结合病理、临床分期来理解,小编接下来就详细讲讲这些内容.

鳞状细胞癌:是最常见的类型,大概占宫颈癌的七八十%(约70% - 80%);肿瘤细胞像“鱼鳞”一样排列,多和高危型HPV(如HPV16、18型)持续感染有关。
腺癌:占比约百分之二十左右(约20% - 25%);肿瘤细胞起源于宫颈管的腺上皮,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,和HPV感染、宫颈慢性炎症刺激都可能有关。
少见类型:比如腺鳞癌(同时有鳞癌、腺癌的特征)、小细胞癌(恶性程度高、进展快)、透明细胞癌等,占比相对低。
Ⅰ期:肿瘤只局限在宫颈局部,还没侵犯到阴道、宫旁组织.
Ⅱ期:肿瘤可能侵犯到阴道上2/3,或宫旁组织,但没到盆壁(盆壁是骨盆的“围墙”,比如骨盆两侧的肌肉、骨骼)!
Ⅲ期:肿瘤扩散到盆壁,或引起肾盂积水(肾脏产生的尿液排不出去,肾里积水),或阴道下1/3受侵犯.
Ⅳ期:肿瘤出现远处转移,比如转移到肺、肝、骨骼,或侵犯膀胱、直肠的黏膜(比如出现尿血、便血症状)。
手术治疗:适合早期(如Ⅰ期、Ⅱa期)患者,能通过手术切除肿瘤。比如做宫颈锥切术(切一小块宫颈组织,既诊断又治疗)、子宫切除术(切除子宫,适合无生育需求的患者);但手术有风险,比如出血、感染,或损伤周围器官(如膀胱、直肠)。
放射治疗:中晚期患者常用,包括外照射(从体外照射线,杀盆腔里的癌细胞)和内照射(把放射源放进阴道、宫颈附近,直接杀局部肿瘤);缺点是可能有放射性损伤,比如放射性膀胱炎(尿频、尿痛)、放射性直肠炎(腹泻、便血)!
化学治疗:一般和放疗“搭配”用(叫“同步放化疗”),或晚期患者单独用;常用药物有顺铂、紫杉醇等,能杀死全身可能存在的癌细胞;但化疗副作用明显,比如恶心、脱发、骨髓遏制(血常规里白细胞、血小板下降)。
提醒:别轻信“祖zhu传草药根gen治宫颈癌”“偏方消肿瘤”这类说法,没科学依据,反而会耽误正规治疗!
手术治疗:优点是能“直接切瘤”,适合早期、病灶局限的患者;缺点是如果肿瘤范围大,手术可能切不干净,还会有手术创伤、感染风险!
放射治疗:优点是能“局部杀瘤”,适合中晚期、或手术后有残留的患者;缺点是放射性损伤会影响生活质量,比如长期尿频、腹泻。
化学治疗:优点是能“全身杀瘤”,适合晚期有转移的患者;缺点是化疗副作用会让患者很痛苦,比如恶心到吃不下饭、脱发后心理压力大。
接种HPV疫苗:现在有二价、四价、九价疫苗,能预防大部分高危型HPV感染(比如九价能预防9种高危HPV);9 - 45岁女性都可以根据年龄、经济情况选择疫苗,越早接种保护效果越好。
定期筛查:每年或每2年做TCT(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)+ HPV检测,能早期发现宫颈病变(比如癌前病变),及时处理就不会发展成癌!
注意生活卫生:避免多个性伴侣,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;经期、产后别同房,减少宫颈炎症刺激;如果有宫颈糜烂、宫颈炎,要及时治疗,长期炎症刺激也可能增加癌变风险。
扩展阅读
您可能还会关注:
相关文章
2025-11-16 12:03:55
2025-11-06 13:49:42
2025-11-13 14:13:11
2025-11-10 20:29:22
2025-11-16 11:18:46
2025-11-05 11:38:55
2025-11-08 16:28:34
2025-11-06 12:34:42
文章阅读
问答阅读
热门话题
#甲状腺癌
#甲状腺癌
甲状腺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或C细胞的恶性肿瘤,常见类型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,多表现为颈部无痛性结节,生长缓慢,预后较好,与辐射暴露、遗传等因素相关。
35篇文章 · 0篇问答
#神经瘤
#神经瘤
神经瘤是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,常见于听神经(听神经瘤),可引起听力下降、耳鸣、面部麻木等症状,生长缓慢,多通过手术或放疗治疗。
0篇文章 · 0篇问答
#胶质瘤
#胶质瘤
胶质瘤是起源于脑内胶质细胞的常见原发性脑肿瘤,恶性程度高,易浸润性生长,临床表现包括头痛、癫痫、呕吐及神经功能障碍,根据病理分级分为Ⅰ-Ⅳ级,高级别者预后较差。
0篇文章 · 0篇问答
#喉癌
#喉癌
喉癌是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,常见于声带,主要与吸烟、饮酒、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,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声音嘶哑、吞咽困难、咽喉异物感或咳嗽带血,早诊早治可提高**率。
4篇文章 · 0篇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