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5-11-17 17:14:25 6人阅读
防止口腔癌,得从日常习惯、定期检查这些方面多上心。口腔癌发生在口腔内的组织,像舌头、牙龈、颊黏膜、口底还有硬腭这些地方都可能长。要防止它,就得重视生活细节和医学检查!小编接下来讲讲日常生活注意啥、有哪些治疗方法,还有不同治疗手段咋区分。

1、注意口腔卫生,每天早晚刷牙、饭后漱口,用含氟牙膏,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,减少细菌滋生和牙菌斑堆积,降低得口腔炎症的风险。口腔卫生差的话,细菌多了会引发炎症,长期刺激黏膜就可能增加癌变的可能。2、避免不良习惯,戒烟(包括电子烟)、少喝酒,烟酒里的有害物质会刺激口腔黏膜;别吃太烫的食物,温度高的饮食会烫伤黏膜,反复受伤可能诱发病变;槟榔也尽量别吃,里面的成分会口腔黏膜下纤维化,癌变几率大很多。3、及时处理口腔问题,龋齿要尽早补,残根残冠、不合适的假牙要调整或更换,这些尖锐的地方会长期摩擦黏膜,形成慢性刺激;口腔溃疡超过两周没好,要尽快看医生,排查恶变的可能。
1、手术治疗:把癌变的组织切除!早期口腔癌,肿瘤比较小、没扩散的时候,切除病灶可能就够;肿瘤大或侵犯周围组织,可能需要扩大切除,甚至做颈部淋巴结清扫。2、放射治疗:用放射线杀死癌细胞,适合不能手术、或手术后需要辅助放疗的患者,也能作为姑息治疗,缓解症状。3、化学治疗:用缓癌药物杀死癌细胞,常和放疗一起用(放化疗联合),或者用于晚期、已经转移的患者,控制肿瘤生长。4、靶向治疗:针对癌细胞的特定靶点用药,副作用相对小一些,不过得先做基因检测,看有没有适合的靶点!
1、治疗目的:手术主要是切除肿瘤,争取根gen治;放疗、化疗、靶向治疗除了消灭癌细胞,还能在术前缩小肿瘤(新辅助治疗),或者术后消灭残留的癌细胞(辅助治疗)。也用于晚期患者的姑息治疗,延长生存、减轻痛苦。2、适用情况:早期、肿瘤局限的患者,手术更合适;肿瘤位置特殊,手术难度大(比如靠近重要神经、血管),或患者身体不能耐受手术,放疗可能作为首shou选;晚期、有转移的,化疗或靶向治疗可能更常用,或者联合其他手段。3、副作用:手术的副作用主要是伤口疼痛、出血、感染,还有可能影响口腔功能(比如说话、咀嚼);放疗会口腔干燥、黏膜溃疡、味觉改变;化疗的副作用有恶心、呕吐、脱发、免疫力下降;靶向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轻,可能有皮疹、腹泻,但也有特定的不良反应,比如某些靶向药会影响心脏功能.4、治疗周期:手术一般是一次性的(复杂的可能分阶段),住院时间从几天到几周;放疗通常要做几周,每天或隔天一次;化疗按疗程来,一个疗程几天,间隔几周,总疗程可能几个月;靶向治疗的疗程也比较长,得持续用药,直到肿瘤进展或者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!
1、口腔黏膜状态:自己观察口腔黏膜有没有白斑、红斑、溃疡、结节,颜色有没有异常(变白、变红、变褐),有没有长期不愈的伤口。2、口腔功能:注意咀嚼、吞咽、说话有没有受影响,比如吃饭的时候觉得疼、吞咽困难,或者说话不清楚,可能是肿瘤侵犯了相关组织,要警惕。3、全身情况:监测体重有没有不明原因的下降,癌症会消耗身体,体重下降可能提示病情进展;摸摸脖子,有没有颈部淋巴结肿大,口腔癌容易转移到颈部淋巴结,要是有硬块、不痛的肿块,得重视!4、定期检查:除了日常自我观察,还要定期(一年一次,高危人群半年一次)去口腔科做检查,医生会用视诊、触诊,还有可能做活检(取组织化验)来排查癌变;高危人群(比如长期抽烟喝酒、嚼槟榔、有口腔癌家族史、有口腔癌前病变的人)更要加强监测,按医生要求复查。
扩展阅读
您可能还会关注:
文章阅读
问答阅读
热门话题
#甲状腺癌
#甲状腺癌
甲状腺癌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或C细胞的恶性肿瘤,常见类型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,多表现为颈部无痛性结节,生长缓慢,预后较好,与辐射暴露、遗传等因素相关。
35篇文章 · 0篇问答
#神经瘤
#神经瘤
神经瘤是起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,常见于听神经(听神经瘤),可引起听力下降、耳鸣、面部麻木等症状,生长缓慢,多通过手术或放疗治疗。
0篇文章 · 0篇问答
#胶质瘤
#胶质瘤
胶质瘤是起源于脑内胶质细胞的常见原发性脑肿瘤,恶性程度高,易浸润性生长,临床表现包括头痛、癫痫、呕吐及神经功能障碍,根据病理分级分为Ⅰ-Ⅳ级,高级别者预后较差。
0篇文章 · 0篇问答
#喉癌
#喉癌
喉癌是发生在喉部的恶性肿瘤,常见于声带,主要与吸烟、饮酒、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,典型症状为持续性声音嘶哑、吞咽困难、咽喉异物感或咳嗽带血,早诊早治可提高**率。
4篇文章 · 0篇问答